最新目录

企业任务应用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的驱动与研

来源:工程力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工程力学》这一门课程在高校的机械专业中属于学位课程[1],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终归是以教师为中心。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

《工程力学》这一门课程在高校的机械专业中属于学位课程[1],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终归是以教师为中心。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学生的学习态度差,就会造成在整个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分离。

对于企业中的许多设计任务,由于设计人员的缺乏,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完成,致使企业的创新周期变长;而如果高校的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学生也无法参与,这样课堂对学生产生不了吸引力,就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使企业人力资源的缺乏与高校人力资源的浪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本文研究,把企业任务与高校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共赢。

1 任务设计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学生只是纯粹地吸收知识。如果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动力,就会造成下课后学生所学的一切知识都回到了原点。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引进企业任务[2],而这正好可以发挥高校教师的优点。由于高校教师的社会资源很广,运用教师较强的理论深度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把企业现有与《工程力学》这门课程相关的设计引进课堂,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来完善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依据[3],以企业任务为核心来开展教学内容设计,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上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

在力学课堂上,首先,教师应把企业任务根据教学要求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任务的实质;其次,教师应把企业任务所涉及的力学知识点进行逐一的解释,让学生在拿到企业任务之后,能够有效地实施;最后,教师应把企业任务进行逐一的分块,也要让学生分成相应的小组与之对应。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

2 任务驱动

用企业任务驱动[4]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当今企业单位的需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针对性,能够带着任务学习,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习惯。

《工程力学》这门课程理论与实践相互并重。其内容包含了高等数学、微积分等方面的知识点,致使大部分学生觉得深奥难懂,枯燥无味;因而迫切需要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为把“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全新教学模式[5]。引入企业任务驱动,正好可以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增长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使其成为卓越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能够开拓学生的自主思维,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通过沟通协商获取企业任务,并根据其要求对任务进行归纳整理,结合工程力学的知识点进行逐一分析,选择和组织课程的内容,制定教学讲义。整个教学过程以企业任务为中心,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教师应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多个具体的任务,建立起企业任务与力学知识点之间的必然联系,并实现工程力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工作过程要求的有效链接,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转变为企业的工作导向能力训练。任务驱动教学过程流程图如图1所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任务分成许多模块组,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模块。让学生带着模块任务开展学习,通过一步步地解决任务来实现任务驱动教学目标。

图1 任务驱动教学过程流程图

应用企业任务驱动法,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直观地感受各任务模块[6]的学习目的和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同时,因为模块任务的完成,让学生具有很强的成就感,提前感受工作中的乐趣,将能以此为学习动力并能借以保持。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还使学生具备了分析、检索、方案制定、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及自评等自主能力。每一个模块任务的设计是建立在对企业任务精准剖析的基础上,企业任务的分析是相当复杂的,这将消耗教师大量的时间来完成,再加上每一个企业的生产过程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一个企业的任务不能作为代表,教师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完成不同企业的不同任务,所以这需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来保证教师完成每一个任务模块的设计。

以企业任务驱动教学为方向,应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传统的教学模式会逐步被淘汰,企业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会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出现,但是这对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了,需要教师具备多年企业锻炼与实践的经验、熟悉企业的相应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使教师在企业任务的分配、知识点的链接上真正做到合理、有效,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文章来源:《工程力学》 网址: http://www.gclxzz.cn/qikandaodu/2021/0112/462.html



上一篇:新型道路复合沥青材料改性剂的选择与配比优化
下一篇:工程力学教学改革探讨

工程力学投稿 | 工程力学编辑部| 工程力学版面费 | 工程力学论文发表 | 工程力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工程力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