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学科交叉机电结合的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来源:工程力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现代工程教育具有知识的集成化、学科的交叉性以及工程技术和经济活动紧密结合的特点,更加强调培养人才的实践性、创新性和开发性。因此,实习教学项目的设置应根据现代工程教

现代工程教育具有知识的集成化、学科的交叉性以及工程技术和经济活动紧密结合的特点,更加强调培养人才的实践性、创新性和开发性。因此,实习教学项目的设置应根据现代工程教育理念,符合工程发展轨迹,集成工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系统性地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工程师所需的基本素养。为了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机械工程学院三单位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协作,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系统工程实践教学模式:以“汽车模型设计与制作”项目为载体,依托CDIO工程教育理念,有机整合金工实习和电工电子实习两大常规实践教学环节。多年来的教学效果明显,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2018年度该项目被评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优秀协作育人教学案例二等奖。

1 项目背景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金工(冷、热加工)实习和电工电子实习是工科各专业的必修课,教学计划安排在第二、三、四学期,因分属不同院系,各自为政,少有交集,项目设置规模小、发展空间有限而缺乏活力,明显不适应现代实践教学改革的要求。如何使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的工程实践体验相互衔接,有延续性和系统性,实现多重能力培养的人才目标。201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机械工程学院协作,率先突破原有金工实习的范畴,整合教学资源,试点以汽车模型制作项目为驱动,将冷、热金工实习串联起来。在此成功教改的基础上,2015年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机械工程学院三学院联合,机电结合,重构车模制作实习项目。项目涵盖材料技术、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贯穿第二、三、四学期,有机整合金工实习和电工电子实习。

以“汽车模型设计和制作”项目为载体所营造的CDIO(构思一设计一实现一运作)工程教育环境,进一步丰富了学科交叉式实习教学的内涵。学生模拟体验一辆汽车从零件到整车的生产流程,通过参与项目产品的构思、设计、加工、调试运行以及评估等各个环节,对完整的工程实践过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通过开展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训练,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推动学生了解工程环境、建立工程意识,逐步掌握现代工业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1]。

2 项目实施

“汽车模型设计和制作”项目主要有车身造型、机械加工、智能控制三个环节组成,前两个环节不分先后,交叉同时进行。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三个学院协作完成。

2.1 车身造型

车身造型环节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材料工程部完成,为金工实习(热加工)的主项目。通过项目训练,进一步了解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势,正确区分不同材料类型及基本特点,巩固和提高学生正确选用材料及其处理工艺的实践能力。

金工实习(热加工)教学任务安排在第二、三学期进行,学时3周。第一周主要安排铸造、冲压、冲折、热处理、焊接等热加工基本工艺的学习,后两周分组(3人/组~4人/组)进行车模设计制作,完成底盘铸造、车身和车厢冲压成型及焊接、后轴热处理(调质处理)等。

1)底盘制作。以所给底盘图(部分加工完成)为参考,在合理考虑底盘与车厢连接位置和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学生自主设计底盘零件图、工艺图(分型面、加工余量、缩尺、浇冒系统等)。底盘铸件推荐采用的材料为铝合金(牌号:ZL105),学生根据其所选择的铸造加工方法(砂型铸造,消失模铸造,熔模铸造等)造型,集中进行熔化、浇注、打箱、清理等。最后结合铸造工艺图的要求进行检查分析(成分、缺陷、尺寸等),确定所作铸件是否合格[2-3]。

2)车身制作。以所给车身图(部分加工完成)为参考,学生自主设计车身型式、车身与各附件(倒车镜、踏板、座椅、方向盘、挡泥板等)之间以及车身与底盘之间的连接方式,在车身图图纸上标注具体的加工位置。车身和弓形板采用普通低碳结构钢 (牌号:Q235),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折弯、钻孔、铆接方法并制订加工顺序。学生可以增设车身附件(座椅、方向盘、脚踏板等)。

3)车厢制作。以所给车厢图(部分加工完成)为参考,学生自主设计车厢型式、车厢与底盘连接方式。车厢制作采用普通低碳结构钢(牌号:Q235),在教师指导下选择焊接方法。

文章来源:《工程力学》 网址: http://www.gclxzz.cn/qikandaodu/2021/0205/486.html



上一篇:基于网络的工程经济学教学模式研究
下一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工程力学投稿 | 工程力学编辑部| 工程力学版面费 | 工程力学论文发表 | 工程力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工程力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