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前所未有的考古项目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工程力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南海来的风温润潮湿,坐落在阳江海陵岛十里银滩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外观如一座外太空飞船,引人遐想。 沉睡了800多年的南宋古船,在2007年用全世界独创的整体打捞方案出

南海来的风温润潮湿,坐落在阳江海陵岛十里银滩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外观如一座外太空飞船,引人遐想。

沉睡了800多年的南宋古船,在2007年用全世界独创的整体打捞方案出水后,一直安卧于博物馆“水晶宫”内。自2013年全面考古发掘工作展开以来,这艘古船的传奇身世一点点被揭开。这归功于一个强大的守护团队——由国家水下考古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等方面专家组成的考古及文保团队。

12年过去了,南宋古船是否安然无恙?为揭开古船身上的诸多谜团,考古、文保团队又经历了哪些艰辛、攻克了哪些难题?南方日报记者日前再次探营“南海I号”考古现场,记录下了他们与古船厮守、攻克难题的分秒时刻。

首创整体打捞载入史册

“水晶宫”巨大的玻璃幕墙,被反照成湛蓝色,融于海天一色间。

“水晶宫”内,800年南宋古船“南海I号”在考古队员的发掘中,缓缓苏醒。棕褐色木质船身从淤泥中裸露出来,800年古船真身跃然眼底。

上午9时,“南海I号”考古队领队崔勇穿过栏杆,小心翼翼地来到考古作业平台上,周密地检查着考古队员的工作,在现场记录、调度着。从2013年全面考古发掘至今的6年多时间,考古队员们在这里奋战了上千个日夜。

如今,出水文物数量已超过16万件,精美和丰富程度超乎预期,所有船舱的文物清理工作已近尾声。古船隔板内,800年前船上远洋生活的蛛丝马迹依稀残存,传递无声的震撼。

“直到今天我们才可以说,当初我们采用的‘整体打捞'方案是成功的。”崔勇指着古船底部裸露出来的完好舷板说,船底完整没有残缺,这印证了12年前的打捞方案是完美无缺的。

2007年,“南海I号”采用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整体打捞”方案——连货带船打捞出水,这套“整体打捞”方案在全世界史无前例,以至于“水下考古之父”乔治·巴斯在观看了模拟实验后也称赞其“精妙”。方案整体耗资过亿,用一个重达500多吨的钢沉箱,将古船从海底兜住,再用华天龙号海上起重船将其打捞出水,这被当时国际水下考古界认为是难以完成的方案。

直至2005年整体打捞方案确定前,考古界一直争论不休,国际考古界传来不少质疑声,许多专家仍然坚持“传统打捞”的想法。

传统水下考古的模式,考古队员们需要不断潜至水深24米“南海I号”所处的位置,在能见度极低的环境下将文物一件件提取上岸,大量历史信息极易流失。

“只有‘整体打捞'方案才能最大限度提取古船的历史信息。”崔勇回忆说,这是专家们坚持选择这一最冒险方案的原因。但是,其实施难度之大,仍让许多专家忧心忡忡。“当时有专家给予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将载满易碎瓷器的800年古船完好打捞出水,就好比用铁篮子从水底捞出生鸡蛋那样难,简直是天方夜谭。”

整体打捞过程中,难度最大的是要在20多米深的海底淤泥中为沉箱穿底梁。在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海底,从古船底部穿底梁,好比是“海底穿针”。稍有不慎就会伤及800年古船。

果然,在穿第一根底梁时就遇到了阻力,由于海底淤泥极其坚硬,仅穿过一半便发生变形。为此,现场负责人和工人几天几夜没有睡着。最终专家们在钢梁上安装了高压喷口,利用高压水泵对淤泥进行即时冲刷,花费13天时间才将第一根梁安装到位。

之后,35根底托梁在一个多月时间内顺利穿过沉箱底部,最终由号称“亚洲第一吊”的“华天龙”号起重机吊船将载满货物的古船连同凝结物、沉箱共5500多吨重,整体打捞出水。

正是因为广东文博考古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打捞团队的科学严谨,最终造就了这一在外界看来“不可能完成”的项目,被载入世界水下考古史册。

数字化发掘可逆向复原

崔勇黝黑的脸庞,带着海风的气息。

作为中国第一批正式的水下考古队员,崔勇最初学水下考古就是因为“南海I号”。为了跟进“南海I号”,国家文物局和国家博物馆举办了第一期水下考古培训班,接收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1位学员,崔勇就是其中一员。2001年,他第一个潜入深海,在海底摸到了“南海I号”。

“与纯粹水下考古模式不同,‘南海I号'的整体打捞方案决定了它的发掘方式也必将是前所未有。”崔勇说,“南海I号”被打捞上岸后,在“水晶宫”里又“沉睡”了6年。在这艘沧桑的古船面前,再有经验的考古专家也都成了“新手”。如何完好无损地发掘文物、保护古船,专家们都拿不定主意。

文章来源:《工程力学》 网址: http://www.gclxzz.cn/zonghexinwen/2021/0422/816.html



上一篇:有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海归博士带着高端项目
下一篇:他曾是“疯狂英语”创办者,成名后娶外国妻子

工程力学投稿 | 工程力学编辑部| 工程力学版面费 | 工程力学论文发表 | 工程力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工程力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